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社员之家社员之家

上善若水 大爱无疆 ——邻水县供销社离休老干部肖明和先进事迹

发布时间:2017-02-22作者:邻水县供销社供稿来源: 点击:

    QQ图片20170222193149.png

    现年92岁高龄的肖明和是一位伤残退伍军人,是邻水县坛同供销社离休干部。老人很精干,高高的个子,圆圆的脸堂,精神矍铄,目光慈祥,皱纹密布的脸上写满人生沧桑。在他的眼里没有自己,只有别人,熟悉他的人都说,“他是一个大好人,大善人”。他乐善好施,半个多世纪用微薄的工资收入累计捐款35万元,2015年入选“中国好人榜——助人为乐”先进典型,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的无疆大爱赞歌。

    老战士的沧桑人生

    1947年,年仅22岁的肖明和被国民党拉壮丁加入国民党傅作义部队,1949年1月22日随傅作义将军起义后被编入徐向前麾下,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他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,多次荣立军功。战斗中他带伤抢救战友,医院里“逃跑”上战场,死里逃生,伤痕累累,两条腿在战场上中弹受伤,手臂在执行战斗任务时摔骨折,眼睛旁的骨头被弹片打伤,至今,他的腿由于两次受伤任未痊愈。

    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本色


        肖明和退伍后被安排在邻水县坛同供销社工作,当过营业员、保管员、多种经营干部、分社主任、监事会主任、工会主席,负责过大型房屋修建,他干一行爱一行,从无怨言,从不向组织提要求。他办事公道,公私分明,不差1分钱公款。作为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退伍老兵,肖明和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、革命军人救人于危难处的本色,半个多世纪以来,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救助无数家庭、受灾群众、贫困大学生、捐资修路……至少花了35万元,可他至今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,现寄居在镇老年活动中心。他还多次到当地中小学校给学生们讲战斗故事、讲革命光荣传统。他常说“有国家才有大家,有大家才有小家”。

    干部群众眼中的大好人大善人


        提起肖明和当地老百姓赞不绝口,“要说他所做的好事,三天三夜也讲不完”。几十年里,肖明和只要听说谁家需要帮助,即使素昧平生,也会慷慨解囊。有一次,肖明和在去亲戚家串门的路上,听别人说有一户人家中的财物都被火烧光了,当时他身上共有900元钱,留下100元送礼,其余的全给了路人,让他带去给那家被火烧的人家。孤儿、残疾人、重病患者、灾民……这些人都成了肖明和的捐助对象。
        高滩镇民政所所长张海泉说:“不光如此,但凡听到电视里说哪里有灾难,他都会捐钱,范围涉及全国各省甚至国外。捐钱修路,资助贫困大学生,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,感觉就是他的工作”。1981年,长江上游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,导致很多群众受灾。当时肖明和一个月工资仅有27元,他却一次捐了100元。旁人不解,他却说,“受灾群众更需要钱,我们没有了这100块钱,也就是日子过得苦一些而已,可这确是他们的救命钱啊!”。
        平安寨村村民邱成富告诉笔者“我听我父亲讲,文革前期,平安寨村(原八大队)有7家人的房子在腊月二十八被火烧了,眼看过年了,这7家30多口人却无吃无穿,肖明和知道后,主动将他一年的积蓄共200元拿了150元给大家”,“是呀,是呀,我也听父母说起过,当时,肉才7角钱一斤。因为肖明和的帮助,大家才过了一个安心年”另外一名村民附和道。
        邻水县高滩镇余家坪村是肖明和的故乡。20世纪90年代,村里的泥巴小路一到下雨天,小孩子上学特别容易摔跤。肖明和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他省吃俭用,将钱攒下来,请人将通往村小学的路修成了石板路。后来,他又慢慢攒钱把余家坪村到高滩场镇的十多里泥巴路修成了石板路。

    家人眼中的“吝啬”人


        对别人慷慨的肖明和,对自己对家人却很“吝啬”,穿着简朴,粗茶淡饭。肖明和全家8口人,妻子原在农村,92年农转非后也没有工作,6个子女中的二女儿长年患病,当年家景并不富裕,可他把平时省吃俭用的钱都拿去帮助了别人。老伴周贤碧讲:“他平时喜欢看新闻,只要听到哪里有灾情,或者谁需要帮助,他都想方设法去捐钱,若不去捐钱,他就会吃不下饭,睡不好觉”。大女儿肖成容说:“平时母亲患病、二妹患病父亲都舍不得多花1分钱,但只要他听说哪里地震了、受灾了,如2008年全国大雪灾、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、鲁甸地震等等他必定会去捐钱,甚至国外发生了灾情,如2011年3月11日本东北部海域地震、2013年3月7日台湾花莲发生5.6级地震他也捐了钱”。么儿肖海龙讲:“父亲没有文化,深感不识字没知识的困难,因此,他特别关心下一代,只要他听说我们老家大队村民的小孩考上了大学,他必定去送500元或1000元作为奖励”。

    “想想阵亡战友,我很满足”——肖明和如是说


        如今,作为离休干部又是伤残军人的肖明和,在党和政府关怀下,一年有7万元左右的工资和补贴,按理说,他应该吃得好,住得好,但他却连一套房子都没有。前些年,他住在农村老家,儿女们让老人和他们一起居住,但老两口怀念家乡,舍不得离开故土。今年,当地镇政府领导考虑到夫妻俩年老行走不便,就将他们接到了镇上“老年活动中心”居住。简陋的房间里只有几件简陋的家具,农村老式的八仙桌靠着墙壁摆放,一个电饭煲,一个电锅,没有沙发,没有空调……,这就是生活如此节俭的肖明和老夫妻。
        这么多年捐了那么多钱,难道肖明和就没有想过用来改善生活条件,或者留给子女?肖明和说:“想想在战争中牺牲的老战友,我能有今天的生活,我已经很满足。钱这东西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能用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,带给别人快乐,我们老两口很幸福。子女也很孝顺,而且,我们也跟孩子们说过,他们的生活得靠自己去打拼”。
        从肖明和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老战士、老共产党员,一位普通的供销合作社人几十年如一日,上善若水,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。